云顶集团(3118acm·CHN认证)官网-Unique Platform

战疫情 | 暖心瞬间无处不在

综合新闻

2022-05-19

2795

疫情是残酷的,但疫情之下也发生了很多让人倍感温暖的事。无论是学校,还是教职员工,都在用实际行动、切实举措,全力守护师生的安全和健康,努力让学生安心、让家长放心。

“小喇叭”派上大用场

为了提醒同学们戴口罩,老师和志愿者们经常要反复“喊话”同学,特别是在核酸检测的时候,总是累到嗓子“冒烟”。如今,在每个学生公寓门口,学校都配备了手持喇叭。“出门请佩戴口罩”“做核酸请间隔1米”······这个“小喇叭”真是派上了大用场,在不同场合循环播放不同的提示语,同学们再也不会出门时忘戴口罩了。核酸检测时,“小喇叭”毫不疲倦地提醒大家保持1米安全距离,打开辽事通健康码到指定地点核酸检测,听从医护人员指挥,用最直观的方式、最接地气的语言让防疫宣传入脑入心,也让同学们纷纷为防疫最强“魔音”点赞。

 

444.png

 

纸盒箱变身“扫码神器”

初夏阳光明媚,给大家带来了好心情,可对核酸检测却带来了挑战,尤其是公寓楼前的采样点。由于手机屏幕反光,折射或投影等原因,扫码信息录入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,影响了信息采集员的扫码进度,延长了学生的等候时间。为此,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范思奇在学校率先做了一个简易的“扫码神器”,利用一个纸盒箱,在侧面开口,箱体能隔离强光。大家将手机通过这开口递入,健康码很容易被刷到,信息采集系统轻易就可以捕捉到数据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很快,辅导员们纷纷动起手来,制作“扫码神器”。如今,这个神器已成了各个公寓楼核酸检测点的“标配”。

 

555.png

666.jpg

777.jpg

 

疫情练就了“一专多能”

在封校的两个多月里,驻校的辅导员们成为多面手。他们是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战斗员,守护学生的身体健康;他们是24小时在线的心理疏导员,帮助学生缓解心内的焦虑。在人手不足时,他们还要“跨界”成后勤服务人员。为了让核酸检测点进出标识更加明显,学生处赵振涛老师用纸盒板刻出了“出口”“入口”字样,再用喷漆喷在地上明显的位置,让参与检测的人员一目了然,做到单向通行,不走“回头路”。特殊时期,每位教职工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与病毒斗争,与疫情战斗,他们时刻“补位”,为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默默贡献着力量。

 

888.png

999.png

 

封校的时光,短暂且漫长

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

学校的温度与力量

所有的欢喜、焦虑、淡然、沮丧······

都将成为生命中不可复制的财富

也都将成为我们奔赴未来的底气

愿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!

 

文字:黄智博

校对:李琳琳

审核:何鹏

来源:党委宣传部

 
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