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新闻
2022-04-10
1997
在学校未通知封校之前,旅游管理学院辅导员高玉达便主动申请留校。他把责任扛在肩上,以“守土有责、守土负责、守土尽责”的态度,将学生工作做到细微处,全方位开展学生思想引导、心理关怀、生活指导,做好学生的健康守护人。
学校实行“网格化”管理后,高玉达与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雪飞一起负责6号公寓楼。与其他公寓楼相比,6号公寓楼学生情况复杂,用高玉达的话是“除了没有旅游管理学院的学生,其余北校区5个院部的学生都有”。为了尽快掌握学生情况,特别是在核酸检测中做到不漏一人,他与田雪飞一起,每天至少要把60个寝室走一遍。他说:“虽然这栋公寓学生不多,但因为不了解学生情况,所以一切工作都要从‘零’做起。”
为准确掌握学生每日健康状况,确保上报数据准确无误,高玉达积极发挥层长、寝室长、班长、学生党员、团学干部等学生骨干作用,建立宿舍、班级、专业、年级等多级“网格化”统计汇报制度,细心做好每一位学生防控信息排查、统计和上报工作,督促学生完成日常健康打卡,严格落实“日报告”和“零报告”制度,跟踪每一位学生健康状况。他毫不懈怠地完成这些“规定动作”,形成常态化管理,筑牢疫情防控数据“第一防线”。
高玉达时刻提醒同学们在非常时期要时刻保持宿舍、个人卫生及开窗通风,并着重强调疫情防控期间要注意宿舍安全。“赶紧起床上网课了”“中午一定要按时吃饭,要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下午的网课”“今天天气不错,大家不要一直在寝室,按学校‘网格化’管理要求到室外活动活动”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封校期间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很大,他有时也很累,却无怨无悔。他说:“我要坚守在战疫阵地上,为学生提供可靠的港湾。”
在与学生交谈时,高玉达经常向学生讲解学校为什么要实行“网格化”管理、为什么不能点外卖、为什么不能收快递、为什么一天要测量三次体温等等。他摆事实讲道理,身体力行、言传身教,引导学生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造谣,遵守学校规则;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,提供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,进行正向积极的心理引导。
高玉达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,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准备,及时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。他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起床洗漱,而是查看手机看是否有新的任务、是否有学生发来信息,细心把每一项防疫工作落细落小落实。他说,“每天紧绷的神经让我略感疲惫,但每当想到与学校领导、同事们协力奋战,想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时,我好像又充满了力量。”
文字:黄智博
校对:李琳琳
审核:何鹏
来源:党委宣传部